创业在大学校园

发布时间:2004-06-01作者:本站编辑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次数:567

 《光明日报》2003年7月17日

 周  晨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就业的特殊群体,是国家建设的宝贵人才。实现其充分就业,发挥好这部分人的作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但随着我国改革逐步进入攻坚阶段,政府机构改革以及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城市工作岗位增加的步伐逐步放缓,大学生的择业范围也相对显得狭小,就业压力日趋明显。再由于今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基本处于暂停状态,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签约率。一些行业、部门也减少了人员招聘数量和活动,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一些教育、经济领域的有关专家认为,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作为毕业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认清形势,把握机会,自主择业、积极创业。
      开云手机平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的金加攀同学虽然还未毕业,但俨然已是两家公司的正、副经理。大一暑假,小金去北仑监理建设公司勤工俭学,从事计算机网络维护,由此萌发了自己开公司的想法。其时,正值学院为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而更激发了小金的创业热情。2002年初,他抓住机遇,在校园办起了宁波华业网络讯息公司,从事网络工程业务。6月他又兼任了由加拿大DATACDW公司在宁波成立的特诺软件开发公司的副经理。小金不负众望,上任不到一个月便洽谈了4笔业务,其中包括开发价值150万元的湖南烟草专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目前,他的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并招聘了19位同学做公司职员。而该校计算机系的柳明同学在看到宁波移动通信在宁波地区高校推出“校园虚拟业务”后,积极争取学院和联通公司的支持,大胆提出了“联通业务高校推广创业计划”,向全市高校推出“联通校园虚拟业务”。柳明现在担任宁波联信公司的总经理,手下也有20位同学与其一道创业。此外,这些公司还为学生们提供假期社会实践的场所,同时也为相当一部分贫困生解决了勤工俭学问题。
      学生的自主创业得到院方的大力支持。2002年10月学院内正式投入使用了一片创业园区,用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目前,已有13个学生项目落户,包括了计算机的软硬件开发、网络管理、电子技术等专业的250余位同学参与其中。虽然学院在管理上实行“模拟”化的运做方式,但要求各公司真实运转,并以利润为考核标准,自负盈亏。这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也使他们能真正在社会化的环境中得以锻炼自己。“麻雀虽小但却五脏俱全”,在公司中,同学们在保证正常学业的前提下,既要了解市场又得熟悉业务,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不少同学还成了技术和业务的行家。一些学生经理表示“创业让我们置身社会之中了解社会,与社会零距离,而不是在象牙塔上观望。”该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苏志刚说:“学院在创立初期就提出了‘两零’的学生培养理念,即通过校园创业达到学生和企业岗位的‘零’适应期,学生和外部社会的‘零’距离,并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2003届开云手机平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宁波华业网络讯息公司、宁波联信公司、华峰软件公司等五家学生创业公司,吸收了近80名应届毕业生就业。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不和别人争就业岗位,而是为别人创造就业岗位。 
                                                                                                                                                                                                             

 

返回原图
/